不忮堂
首页 >> 展出 >> 特展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 雨过天青 和光同尘 不忮堂宋瓷鉴赏雅集(一)
在中国收藏界,从古至今,宋瓷一直是众相追逐之器,不要说能够拥有,就是有缘一见,也是极其快乐之事。今日就让我们藉由「不忮堂」2 0 1 8 年第一场“ 怀古雅集”之宋瓷鉴赏来探究被誉为“王者之瓷”宋瓷的渊源流长,来一同感受下千年之前“雨过天青”曾带给徽宗的快乐,和不忮堂主人风石先生的本色收藏。

研究文学的郑骞先生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中国文化自周朝以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逐步发展,到唐宋才算发展完成,告一段落。从南宋末年再往后,又都是从唐宋出来的。也就是说,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而到了宋朝,这个湖才完全汇聚成功,唐时还未完备。”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把宋代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当西方文明的光泽隐遁在中世纪的幽黯里,中国在唐宋之际已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到了宋代,在历代皇帝们的影响下,宋代从政治风气的建立开始了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更多的平民书生走向仕途,宋以前可以说是贵族的审美趣味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自宋起文人思想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指导思想,文人主导的审美文化也自然地成为这一时代的主导。汉文化的自主性在这个黄金时代爆发出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皆从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向平民化发展。宋人在衣饰、家具、房屋、庭园、金石收藏与研究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华文明中至为绚烂的高度。

宋代理学强调宇宙本体与人之道德的统一,是一种政治伦理化和哲理化的体现。宋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和“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薰染出宋代自上而下注重道德修养的风气,涵容出文人清雅绝俗的人格风尚。宋代理学体现在美学趣味上,是保守的、理性的、喜好谨严、笃实、温润含蓄的。

传说中宋瓷至美的天青釉色源于徽宗的一场梦,因为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这个浪漫的艺术家皇帝便执意要求工匠们在瓷器上留住那“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美色。虽说这个梦的存在我们无从考究,然观赏着眼前这一件件千年美器令人惊叹的想象力,那种后世难以复制的静美祥和的文人气质,让我们更感叹天地造物有灵,也只有在那个年代,“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素朴美学才能由外在转向内在,开创一代宋瓷的千古芳华。

“我在有缘入手第一件宋瓷时,就知道自己停不下来了,好东西自己会说话,所以我就基本放弃了最初收藏的明清瓷器了。高古瓷器的魅力,或者说是宋瓷的魔力让我在各处搜寻,纳入囊中,迄今已经成为我收藏体系里较为丰富和完善的一支。

今年起我会通过做这一系列的雅集,与各位藏家和玩家共赏,一是让大家一起分享,二也是互相交流和补充彼此对古物的见解。对收藏来说,我们纵观再多的历史文献,翻阅再多的古籍图录,没有看到实物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而当你亲眼看到,触摸到时,会发现所有的文字描述都是赘述,因为这些精妙的器物本身胜过千言万语,看到它们那一瞬间击中内心的感觉我想也是大部分藏家们所深有体会和共鸣的。

我想通过这个雅集,如同宋代文人的文会,让同好们来一起感受触摸一下,品鉴一下我们这个民族在千年前的雅致生活,和宋人光华内敛、宁静自适的从容情趣。”

展览介绍